笔趣阁>大宋河山> 第26章 花魁盛会六

第26章 花魁盛会六

作者:品涩居士

推荐阅读:平步青云只想安稳修仙的我遇见病娇的你们快穿之别放过那个炮灰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都市之最强狂兵陈六合刚和女帝分手,踩死蚂蚁升级了被疯批反派们强取豪夺了地牢求生:从合成臭水开始!神仙阙龙骑士:我有一个作弊商店嫌我天赋差?我变超赛你别哭!国道小饭店通万界,我赚麻了蛮荒崛起之雷焱部落龙象剑主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重生祁同伟,踏雪至山巅疯了吧?你有十个SSS级武魂!都市之最强狂兵沈清舞陈六合沈清舞陈六合斗破:多子多福,我打造最强家族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梁双方的相处并不美好,一如宋、夏两国,又或宋、辽之间。
    见微知着,天字一号房的历程便是当今中国形势的缩影。
    于王棣而言,深知历史走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嘛,迟早会民族大融合、中华大团结,伤筋动骨甚至伤及中华传承的内战能免则免,尽量不生,消耗太剧啊。
    战争,或许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手段,一个政权替代另一个政权,起因一定是百姓受压迫盘剥太深,最终目的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这过程一定是无比惨痛的。
    每一次战争的胜利,终需人骨堆砌。
    长期的战争中,食不饱腹衣不蔽体有之,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者有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有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赤地十里饿殍遍野,甚至有易子而食这等人间惨剧。
    王棣自认没有悲天悯人普渡众生的济世情怀,但见不得悲惨凄楚之事,感性所致。
    在这时空,乱世将至,不知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即将凋灭。
    靖康之变并不久矣,之后整个中国都将处于无休止的兵火战乱之中,直到另一个杀性更重的民族在草原上崛起。
    到头来,终究是以杀止杀,华夏因此元气大伤,文明进程停滞不前。
    这对于民族荣誉感深厚的王棣而言,真真是民族之殇,若是能避免这其后的多般战祸,至少少点战事,那便能少死很多人。
    只是,上天虽有好生之德,奈何人间多纷争之事。
    大同世界,谈何容易?
    但他那一番话,用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串联,极具说服力,便是梁甲、梁乙二人也若有所思。
    这种凝重的气氛却是被梁于飞弱弱一问破坏殆尽,众人的思路被引向王棣随口吟的那诗。
    对呀,那诗出于何处,怎地从未听闻?
    王棣摸了摸鼻子,讷讷无语,一不留神做了剽窃的勾当啊。
    这《淮村兵后》是戴复古所作的一七言绝句,描写的是一幅金兵南侵,江淮一带战乱后荒村的残破景象,刻画了战争之后村庄的荒芜。
    诗并不算上佳,但胜在喻景抒情,言之有物。
    “好一句‘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梁启伏让王棣的一番话说的词穷,正好顺着妹子的问题引向别处:“有井处,方有人家。
    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
    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
    “前人有‘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之句,又有‘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等名句。”
    对于兵刀之祸,王桐并无切身体会,亦是将注意力移将开来,点头赞同梁启伏:“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引往昔的思念。
    正所谓是: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故事。”
    余者也是频频颔,深以为然,一时间赞词满满。
    这诗真有这么好么?倒不见得。
    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诗至盛唐,的确已经挥到极致,后人难以突破,故有“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之叹。
    所以宋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转而填词,乃使宋词成为可以与唐诗并驾齐驱的“一代之文学”
    。
    然而词毕竟属于“艳科”
    ,多用来表达文人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闲情逸致,没有诗的题材那般汪洋恣肆,磅礴浩大。
    而且词受曲牌格律限制,免不了有雕琢堆砌的痕迹,不如诗之喷薄而出,直抒胸臆,畅快淋漓。
    所以彼时的文人虽于填词得心应手,但仍对诗情有独钟。
    毕竟按照传统的眼光,文明道,诗言志,词缘情。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