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书漂7o
作者:金憨憨
推荐阅读:清冷仙尊被蓄谋已久的魔尊捡回家、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家族修仙:我从捡屎开始、新语新编、我打律者?真的假的、修仙家族:罗氏仙族、一塔镇诸天,我乃万古仙、残骸罪键、仙子不可,我家媳妇太凶了、超神相士、霍格沃茨:来自东方的少女、重生六零,嫁高冷军官团宠了、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千金归来强势复仇一个也不能少、网王:神之子与神使、快穿之一线生机贰、孩子?我一男的你管我要孩子?、素心斋话、人在北美,罪恶克星、末世:收容所打工日常、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章四库馆阁笔锋扫古今
乾隆五十年仲秋,翰林院后堂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纪晓岚就着窗棂漏下的碎光,又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添了行批注。
笔尖刚蘸饱松烟墨,忽闻窗外传来“哗啦啦”
的书页翻动声,抬头望去,见三十六个书箱正被匠人抬进馆阁,箱角贴着的“山东府呈缴遗书”
红签,在秋风里晃得人眼晕。
“纪大人,这是山东巡抚新送的古籍。”
典簿官抱着账本跨进门,账册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地缴书数目,“您瞧,单是德州府就缴了七十二种,其中竟有宋版《齐民要术》残卷——送书的人说,是个姓苏的老秀才家传的。”
纪晓岚放下狼毫,指尖轻轻划过书箱上的封条。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至今已历十二载,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可每当见到民间缴来的古籍,他仍会想起圣上口谕:“朕要的不是书,是天下的‘全’。”
只是这“全”
字底下,藏着多少焚书的烟、改书的笔,唯有案头的铜龟滴漏知晓。
“打开吧。”
纪晓岚指了指最上头的书箱,“先验《齐民要术》——山东多水患,此书讲农桑水利,正合圣心。”
木箱吱呀作响,霉味混着樟脑香涌出来。
最底层的蓝布包袱里,果然躺着半卷泛黄的书页,卷“后魏贾思勰撰”
的题字虽已模糊,却透着股子苍劲。
纪晓岚刚翻开第一页,忽见页脚处有行蝇头小楷,墨色比正文浅些,像是后人补记的:“乾隆二十年,德州水患,某于破屋梁间得此书,内页‘水利篇’遭鼠啮,遂以家藏宋纸补之。”
“是苏老爷子的字!”
跟在身后的虎娃惊呼出声。
他随师父送马具进京后,被纪晓岚留在四库馆做书童,此刻见这熟悉的字迹,想起爷爷临终前总说“书比金银贵”
,忍不住凑上前,“纪大人,这字是俺爷爷写的——他当年帮县太爷抄过县志,笔迹俺认得!”
纪晓岚挑眉看他:“你爷爷可是千叟宴上的苏翁?”
见虎娃点头,他忽然笑了,指尖敲了敲书页,“你爷爷倒聪明,知道在补纸边缘盖个‘耕读传家’的小印——不然按例,民间缴书若有残缺,是要打回重核的。”
虎娃这才看见,补纸右下角果然盖着枚小红印,印泥已褪成浅粉,却清晰可辨。
他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那年千叟宴,皇上说‘十全要全在老百姓心里’,咱老百姓的书,也得让皇上看见。”
此刻见自家的书进了四库馆,心里忽然烫,像揣着爷爷的银牌。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争执声。
“这《焚书坑》诗写得明明白白‘竹帛烟销帝业虚’,竟敢呈缴?”
是四库馆校勘官吴敏轩的声音,“按《禁书总目》,凡讽喻秦政者皆需毁版,你却——”
“吴大人且慢。”
第三章四库馆阁笔锋扫古今
乾隆五十年仲秋,翰林院后堂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纪晓岚就着窗棂漏下的碎光,又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添了行批注。
笔尖刚蘸饱松烟墨,忽闻窗外传来“哗啦啦”
的书页翻动声,抬头望去,见三十六个书箱正被匠人抬进馆阁,箱角贴着的“山东府呈缴遗书”
红签,在秋风里晃得人眼晕。
“纪大人,这是山东巡抚新送的古籍。”
典簿官抱着账本跨进门,账册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地缴书数目,“您瞧,单是德州府就缴了七十二种,其中竟有宋版《齐民要术》残卷——送书的人说,是个姓苏的老秀才家传的。”
纪晓岚放下狼毫,指尖轻轻划过书箱上的封条。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至今已历十二载,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可每当见到民间缴来的古籍,他仍会想起圣上口谕:“朕要的不是书,是天下的‘全’。”
只是这“全”
字底下,藏着多少焚书的烟、改书的笔,唯有案头的铜龟滴漏知晓。
“打开吧。”
纪晓岚指了指最上头的书箱,“先验《齐民要术》——山东多水患,此书讲农桑水利,正合圣心。”
木箱吱呀作响,霉味混着樟脑香涌出来。
最底层的蓝布包袱里,果然躺着半卷泛黄的书页,卷“后魏贾思勰撰”
的题字虽已模糊,却透着股子苍劲。
纪晓岚刚翻开第一页,忽见页脚处有行蝇头小楷,墨色比正文浅些,像是后人补记的:“乾隆二十年,德州水患,某于破屋梁间得此书,内页‘水利篇’遭鼠啮,遂以家藏宋纸补之。”
“是苏老爷子的字!”
跟在身后的虎娃惊呼出声。
他随师父送马具进京后,被纪晓岚留在四库馆做书童,此刻见这熟悉的字迹,想起爷爷临终前总说“书比金银贵”
,忍不住凑上前,“纪大人,这字是俺爷爷写的——他当年帮县太爷抄过县志,笔迹俺认得!”
纪晓岚挑眉看他:“你爷爷可是千叟宴上的苏翁?”
见虎娃点头,他忽然笑了,指尖敲了敲书页,“你爷爷倒聪明,知道在补纸边缘盖个‘耕读传家’的小印——不然按例,民间缴书若有残缺,是要打回重核的。”
虎娃这才看见,补纸右下角果然盖着枚小红印,印泥已褪成浅粉,却清晰可辨。
他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那年千叟宴,皇上说‘十全要全在老百姓心里’,咱老百姓的书,也得让皇上看见。”
此刻见自家的书进了四库馆,心里忽然烫,像揣着爷爷的银牌。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争执声。
“这《焚书坑》诗写得明明白白‘竹帛烟销帝业虚’,竟敢呈缴?”
是四库馆校勘官吴敏轩的声音,“按《禁书总目》,凡讽喻秦政者皆需毁版,你却——”
“吴大人且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